週次 |
主題 |
說明 |
1 |
大花咸豐草與蘆洲城市養蜂 |
大花咸豐草在台灣的引進始於蜂農面臨經營困難,蘆洲蜂農李錦洲於1976年從沖繩引進大花咸豐草,因其四季開花、豐富花粉及蜜源而成為理想植物,在台灣大量生長,被稱為「錦洲草」。 |
2 |
鈔票樹的超能力 |
農業時期養鹿人家,採下構樹嫩葉,拿來當作餵鹿,因此叫做「鹿仔樹」。也可以餵豬。構樹基因廣泛於澳洲都可以找到其脈絡。 |
3 |
閃跳豆仔魚 |
淡水河環境&水質踏查巡守、魚類生態介紹。三重地區農業轉工業以及淡水河整治歷程。 |
4 |
港墘仔的那些鳥事 |
認識淡水河水鳥常見種類。港墘(káng-kînn)「港邊」談河川環保與淡水河淤積陸化問題,及過往河川的生活文化。 |
5 |
米之鄉與米粉寮物語 |
二次世界大戰後,由於日本工業化的腳步加快,使得工業從業人口增加,農業人口減少的情況下造成日本國內糧食的短缺,使得日本更加依賴臺灣提供的稻米,因此在三重,甚至是當時的臺北州,稻米、蔬菜及香花的種植仍然相當重要。 |
6 |
淡水河左岸覓紅蟲 |
認識嚴重汙染水體的典型指標生物──紅蟲。淡水河消逝的紅蟲產業以及紅蟲的價值應用。 |
9 |
公民週 |
全校共同課程,由講師帶領全班參加。 |
18 |
成果展 |
成果發表-將配合三重藝文祭或歲末感恩園遊會展出 |